www.hbhunyin.com 2017-06-26 10:00:23 中新網 我要評論
從6月15日起,北京市啟動路口秩序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嚴厲打擊違反交通法規行為,工體西路路口正是初期嚴打的46個路口之一。嚴打期間,對于行人闖紅燈、不走斑馬線等行為,將依規處10元罰款。
5月19日,浙江慈溪錢海軍志愿服務中心的志愿者手持自制當地方言交通勸導牌,在路口協助指揮交通,倡導行人走斑馬線、文明出行。新華社記者 徐 昱攝
6月14日上午9時多,北京市朝陽區工體西路路口。正值早高峰,人流、車流如織。人行道上的紅燈雖然亮著,但不少行人看到兩側的車輛少了些,便急匆匆地穿過斑馬線,帶動一支“隊伍”徑直闖紅燈。
“別走了,再闖紅燈明天就要罰錢了!”站在路口的文明引導員連忙叫住闖紅燈的人群。可依然有人置若罔聞,大步流星。
從6月15日起,北京市啟動路口秩序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嚴厲打擊違反交通法規行為,工體西路路口正是初期嚴打的46個路口之一。嚴打期間,對于行人闖紅燈、不走斑馬線等行為,將依規處10元罰款。
湊齊一撥人就過馬路——一直以來,不看交通信號燈、隨意穿行交叉路口的“中國式過馬路”飽受詬病,頻頻引發關于國民素質的大討論。近期,針對“中國式過馬路”,多地展開治理行動,人臉識別、公開曝光等新技術、新辦法都派上了用場。
治理過馬路陋習的新招讓人叫好,但也引起不少質疑。是否于法有據?是否侵犯隱私?如何避免運動式執法,從根本上解決這一交通難題?
新聞熱搜詞
你可能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編輯推薦
熱點聚焦
熱點視頻
圖文欣賞